欢迎访问商业地产策划!

清朝经济适用男(清朝的货币制度(都有哪些机构可以发行货币))

时间:2022-10-13 18:21 浏览::

清朝货币制度 一、银两制度 (一)实银两 实银两是交易时接受的现银。 1、实银的种类、名称、重量 实银种类繁多,形式不定。实银铸成锭,有的形似马蹄,有的状如纺锤,有的像馒头,还有不成形的散碎银。它们都各有其名,然可统称为“元宝”或“宝银”。宝银的重量不等,大锭有50两,中锭10两,小锭只有几两,碎银不足1两,使用时依重量计值。 2、实银的成色 成色是指含银的多少。从理论上讲,实银的成色是以纯银成色1000/1000作为标准,但实际上流通的宝银达不到这个标准,因而就按纯银的成色加以折算,即按其成色核定含银多少。全国统一的、公认的标准有:纯银、足银、纹银、标准银。 3、实银的称量 银两按重量计值,属称量货币。宝银的重量标准是“平”。全国主要的平有:库平、关平、漕平、市平4种。库平是政府征税使用的标准,关平是海关使用的平,漕平是征收漕银折色使用的平,市平是各地市场使用的平。 (二)虚银两 虚银是实虚的价值符号,是用于计算的单位,在账务处理上具有重要意义。虚银也有重量和成色(假设的),一锭实银要存入金融机构,先要根据所在地的实银标准推算了其升水或贴水,然后按照当地使用的虚银标准计算其应记的数额才能入账。全国有影响的虚银有:上海的九八规元、天津的行化银、汉口洋例等。 (三)银两制度的落后性 银两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,具有很多缺陷,其落后性表现在:形状和重量不合用,名称和种类过于复杂,成色高低不齐,平法大小不一,铸造分散,流通极为不便。 二、自铸银元 一方面由于银两制度的落后性,造成流通不便。另一方面经咸丰、同治至光绪初年,外国银元大量流入中国,对中国金融危害甚大,清政府对此不能再行漠视。1887年(光绪十三年),清庭准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东省设厂试铸银元。1889年开始铸造第一批银元,翌年流通于市场。这是近代中国正式铸造银元的开端。这种银元称光绪元宝,正面有“光绪元宝”的汉满文字,上方铸有“广东省造”字样,下方铸有“库平七钱二分”的重量标准,背面铸有龙纹图案,故俗称“龙洋”。这种银元含银9成,清政府下令作为中国的法币。 1910年(宣统二年)清政府颁布《币制则例》,将银元的铸造权收归中央,开始铸造“大清银币”,称为国币。 三、从制钱到铜元 (一)制钱的落后性 1、统治者对制钱贬值(减重、减色),以此人民实行超经济剥削。 2、分散铸造的政策,各地各自为政,私铸的现象无法杜绝,导致制钱纷繁杂乱。 3、各省各地划地为界,导致制钱流通有很大的局限性。 上述混乱状况致使制钱的流通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严重不相适应。制钱制度的封建性,表明它已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形态。 (二)自铸铜元 1900年(光绪二十六年),两广总督李鸿章来广东市面闹钱荒之际,于6月开始试铸铜元,每枚重2钱,成色为铜九五、白铅四、锡一,名“光绪之宝”,当制钱10文。这种铜元由机器制造,花纹精致,式样美观,成色划一,很受欢迎,政府也大得铸造利益。1901年下令沿海各省仿铸,至1905年户部奏称开铸铜元已有17省,铸造局达20处。 1910年,清政府颁布《币制则例》,将铜元的铸造权收归中央,定铜元为2分、1分、5厘、1厘4种,这是企图将铜元作为银元的铺币,令1905年设立于天津的户部造币总厂铸铜元。第二年,清王朝被推翻,铜元陷入紊乱局面。

图文推荐
阿黛尔的幸福生活(阿黛尔的幸福生活台词) sogou浏览器(怎样取消搜狗浏览器为默认浏览器) 长安福特新蒙迪欧(长安福特新蒙迪欧1.5t动力不足吗) 钢板切割加工(用电焊怎样割钢板) 浙江广播电视集团(浙江卫视直播怎么看) 守望先锋新英雄(守望先锋英雄如何解锁) 门面房租赁合同(签商铺租赁合同,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) 间之楔动漫(间之楔多少集) 汕头电视台(汕头电视台的插曲) 神级盗墓系统(介绍几部好看的盗墓笔记同人小说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