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2-10-08 16:16 浏览::次
好的,非非空答。
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太监的俗语,比如“姑娘嫁太监——死也不去”。“寡妇遇太监——空欢喜”,还有一句在北京家喻户晓的“我都叫了王承恩了”——王承恩就是崇祯皇帝煤山自缢时身旁的那个太监,这句话的意思是“真没撤了”!
而这句话的起源,就不那么调侃了,甚至有点猥琐。
大家都知道,在封建王朝,皇帝都是三宫六院,后宫美人成群。比如晋武帝司马炎,后宫佳丽上万,转都转不过来,要坐着羊拉的车子巡幸。所以说,古代帝王们的平均寿命不高,过度纵欲,是造成皇帝们早亡的主要原因。
到了清代,为了避免出现这种现象,设置了系列限制措施。比如让敬事房太监侯在门外,时辰一到,便催促皇帝起身。
如此这般,皇帝还有兴致吗?
这个时候,皇帝当然不急,可太监为什么要着急呢?
这是由清朝的宫廷制度造成的。
满清入关后,制订了一系列严厉的宫规。其中,关于敬事房总管太监的,就有“可约束皇帝行房”这项。如果总管太监监督不到位,导致皇帝贪恋床欢,轻则杖责,重则掉脑袋。
所以,太监能不急吗?
清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祖制呢?
一,为了皇帝的人身安全。
古代因宫闱事件而被杀的,屡见不鲜。比如宋文帝刘义隆,后梁武帝朱温,都是在寝宫遇害。而明世宗朱厚熜,清世宗胤禛,这两位世宗在睡梦中都险被宫女所杀。所以自清世宗起,皇帝夜幸哪个妃子,不再到她的寝宫,而是由太监把当晚侍寝的妃子裹上棉被,抬进皇帝住处。到了时辰后,再由太监把她抬走,不让妃子和皇帝过夜。
这样,就避免了趁皇帝睡熟时,遭宫女和妃子谋害的情况发生。
二,为了皇帝的龙体康健。
皇帝身系国家兴衰,必须有健康的身体做保证。如果贪于床欢,必然导致肝贤亏损,对身体产生致命的伤害。
所以到了清朝,皇帝翻后妃的牌子,每月多少次都是有规定的。并且到了时辰,无论皇帝尽不尽兴,太监必须叫停,以防止皇帝纵欲过度。事后,如果被幸的女子身份不高,敬事房总管还要问上一句:“留不留?”意思是让不让她怀孕。如果皇帝说不留,那么要把该女子抬进偏房,先采取物理方式使皇帝的龙液流出,然后还要喝些避孕汤等等。
而被皇帝下令“不留”的女子,往往因身心俱受摧残,会吓得心惊肉跳。
三,为了皇帝的职业考虑。
我们常说“点卯”,意思是应付一下工作,这个俗语就是从朝廷传出的。
清代的皇帝除重大节日、丧痛日,或身体不适外,每天都要上早朝。早朝的时间一般为卯时初刻,即现在的早上五点。上朝前,皇帝要梳洗、用膳,还要有系列的准备事项,所以四点左右就得起床。为了让皇帝得到更好的休息,太监不得不及时地阻止皇帝行乐,以便不耽误早朝。
所以,做皇帝也不容易啊。
一方面要时刻提防,说不定睡梦中被哪个女子给要了命,睡觉都要提心吊胆。另一方面,想睡个懒觉都不成,每天三四点钟就得起床,还没节假日。喜欢上哪个女人,还要受太监的约束,不能同床共枕到天亮。想来想去,还是做个普通人好些吧!
@非非空 原创首发。
图片来自网络